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 首页 - 学院新闻

陈锡德院长深耕理论研究 多篇论著与实践探索获广泛认可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添加时间: 2025-07-30

  近日,院长陈锡德在《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2025年第3期发表理论文章,聚焦中央八项规定的时代价值与理论内涵,再次展现了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深厚造诣。该杂志由中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委员会主管,此次刊发的《中央八项规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典范与自我革命的制度创新》一文,被收录于调查研究栏目。图片1.png图片2.png  文中,陈锡德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观点,结合历史实践与理论创新,从三重维度深入解析中央八项规定:在理论逻辑上,明确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与创新;在历史传承中,梳理出从“两个务必”到八项规定的精神脉络;在实践探索层面,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核心要义,系统阐释了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与内在联系,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近年来,陈锡德在学术领域持续深耕,成果涵盖期刊论文、专著及教学实践等多个维度。2023年,其《雷锋精神培养大学生的三重逻辑》一文发表于中宣部主办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深入探讨雷锋精神在青年培养中的作用机理;同年3月7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学雷锋内涵》在《大连日报》理论版刊发,从实践角度拓展了学雷锋活动的时代内涵。2024年,他在《辽宁高职学报》发表《厚植农耕文化 创新劳动教育》,为职业教育领域的劳动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图片3.png  著作方面,陈锡德2023年参与编著的《雷锋精神永恒论》由沈阳出版社出版,系统阐释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2024年主持了《光荣梦想》《辽宁之歌》《拥抱·青春》等三本纪实书册的编写;2025年主持编写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成为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教材。

图片6.png  在教学与社会服务中,陈锡德承担马克思主义原理、形势政策等课程教学,得到学生广泛好评。主持多项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他还积极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实践,多次深入基层与各类单位开展宣讲:不仅为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作雷锋精神专题辅导报告,还走进金普新区湾里街道、新时代小学,为基层群众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同时面向党政机关、部队等单位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推动理论走进群众、深入人心,获社会广泛赞誉。在其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素质教育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显著提升,为学校发展与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7-30_165153_476.jpg  (任引沁编辑)
  

编辑/任引沁
审核/任引沁、李靖、任引沁

浏览量: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