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用色彩、形体、声音等多种手段集中表达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写生是艺术实践的重要形式,是用心灵感知、用画笔描绘自然界的壮美、柔美,人的心灵美,社会发展的奋斗与创造精神。学校建立了旅顺、庄河、威海石岛等写生基地,每学期组织学生外出写生。这对于培养美术、设计等专业学生艺术感知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写生期间如何开展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直是个难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思想,贯彻落实学校大思政育人理念,遵照学校领导的指示,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安排武晓霞、徐薇于4月16日、4月23日赴旅顺,任引沁,张朝霞4月17日至19日赴山东荣成市石岛镇,跨越山海到写生基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把思政课上到写生基地,拓展思政课的空间,提高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在写生基地,思政教师结合当地的艺术资源、历史资源、社会资源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实践和理论、感性和理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了解当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与党的创新理论的生动互动关系,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在旅顺,学生们通过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日俄战争遗址、中苏友谊塔、旅顺军港真切感受“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感受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付出的巨大牺牲。在威海荣成石岛,通过海草房、北沟石头房深刻理解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传统和胶东人民的奋斗拼搏精神。通过参观郭永怀纪念馆和谷牧事迹陈列馆了解山东人民为国家科学事业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思政课生动起来,同学们活跃起来,思政课的理论和同学们的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增强了同学们把祖国大好河山绘到大艺人的画布上的艺术事业心和责任感。
有同学写道:漫步荣成石岛海岸,海草房的生态智慧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交相辉映,渔民们劳作的剪影诠释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当画笔勾勒出荣成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图景时,我更加理解新发展理念对乡村振兴的指导意义。写生实践让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抽象教条,而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是指导艺术创作的方法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实践中感悟理论伟力,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艺术新人。这是同学们的真挚心声。
我们把当地的历史资源、红色资源作成美篇,供更多的学生学习。
我们把学生的感想编辑成册,一次次积累、改善。
把思政课上到写生基地,把祖国大好河山绘到大艺人的画布上,这是大艺思政人和专业人的共同意愿和努力奋斗目标。我们将永远行走在追逐艺术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路上!行走在探索思政与艺术融合、培养时代新人的路上!
(任引沁,张朝霞,武晓霞,徐薇供稿,朴希玉编辑)
编辑/朴希玉
审核/朴希玉、李靖、任引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