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 首页 - 教学信息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添加时间: 2024-05-02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大连艺术学院是一所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学院
  建校之初,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贤俊就提出了“建党和人民满意的艺术大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不管公办民办都是为党办”的办学原则。学校举全校之力,从2012年开始,十年创作十部大剧,“和平”三部曲(《汤若望》《樱之魂》《和平颂》),“青春五部曲”(《丝路·青春》《追梦·青春》《梦想·青春》《信念·青春》《拥抱·青春》),以及受辽宁省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委托创作反映辽宁百年斗争史、创业史的《辽宁之歌》《光荣梦想》,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服务社会的职能。学校精心打造的文化惠民精品工程“四季情韵音乐会”已经坚持十余年,成为大连人民的“音乐盛宴”,极大提升了市民的艺术素养和欣赏品位。学校每年派数十名师生赴省内偏远山区基层学校开展“浸润”支教活动,有力帮助了贫穷孩子艺术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王贤俊多次说,当年自己创办学校的初衷是让喜爱艺术的但上不了大学的孩子接受高等艺术教育,现在自己办学目的是建一所党和政府放心、学生家长满意、教师幸福、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型艺术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二、深入街道社区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师们秉承学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多年来一直努力探索发挥理论优势服务社会的方式方法。2021年,时逢建党百年,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全国开展党史教育的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大连市金普新区湾里街道与学校同处一市域,有多年多方面的合作,街道领导找到我们,要求我们发挥理论优势,深入社区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把党的理论送到基层群众心坎,引导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街道领导的希望和我们的愿望不谋而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联合大连大学、大连财经学院等院校,一起组建了“红漾湾里讲师团”,和街道签署了共驻共建协议,指导街道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计划,利用每周周五时间组织理论学养深厚、教学艺术出众的教师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宣讲活动,从而创立了“行走的思政课”的服务基层模式。后来,我们又陆续组织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等宣讲活动。即使在疫情期间,宣讲动也没有停止。
  3年来,我们共开展宣讲70余场,宣讲的把内容包括“学习铭记百年党史,奋力实现中国梦”、“长征——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命运的关键抉择”、 “抗美援朝——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可歌可泣的东北抗联活动与抗联精神”、“延安精神解读”、“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解读与思考”、“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铁血柔情的夏明翰”、“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孙家栋的家国情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讲话精神,建设辽宁‘新六地’”等。宣讲的范围不仅包括湾里街道的社区、企业,也包括金普新区金石滩街道、金普新区二十里堡街道、三十里堡街道、马桥子街道、站前街道、海青岛街道等等。我们的宣讲足迹已经遍布金普新区28个街道的一半街道。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行走的思政课”,得到了基层党员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称赞思政老师们的宣讲既“顶天立地”,深入阐述党的创新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阐述新时代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又努力“接地气”,紧密结合辽宁大连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街道社区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指导社区基层党员干部提高理论修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斗争本领,把握历史主动。街道领导反映,经过宣讲,群众的“四个意识”增强了,“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了,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全党和党中央的核心、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自觉性更强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街道社区群众的普遍思想,干部群众对党的领导的信赖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更加坚定。2022年,“红漾湾里”讲师团荣获大连市基层宣讲先进集体。金普新区电视台、大连电视台、湾里街道“湾里红帆”公众号对我们的宣讲活动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声誉,“行走的思政课”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品牌”。宣讲的特色和效果也得到了大连市社科联的关注和高度评价。2023年大连市社科普及周,社科联专门安排了思政教师赴社区和企业的两场宣讲,一场是张朝霞教授赴湾里街道宜宁社区开展的“深刻理解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场是任引沁副院长赴东风日产大连分公司开展的“勠力同心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宣讲得到了社科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创立“大思政课”的有效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新时代高校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但同时,思政课必须联系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让学生通过深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巨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瑞金、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红色革命圣地和浦东新区、深圳等改革开放前沿当然是开展“大思政课”的最佳场所,但一个学校一届几千、上万学生,囿于学校的经费和思政教师的组织能力,都千里跋涉花费不菲的差旅费开展实践教学的困难可想而知。即使组织百余名学生到旅顺开展一次“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教育困难已经不小。因此,我们多年来一直努力探索一种有效的“大思政课”模式。我们发现,深入基层的开展理论宣讲,“行走的思政课”是一种有效的“大思政课”模式。一是大连市金普新区这样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洪流中的城市基层蕴含新时期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的成果。二是在宣讲过程中,得到了街道社区企业的高度认可,他们愿意为我们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三是学校和街道共处城市同一区域,我们既可以开展有组织的实践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节假期自发到街道参观见学,开展志愿者活动等等,甚至可以开展一些有偿的家政服务;四是我们安排老教师带了青年教师赴社区一起开展活动,青年教师既可以亲眼见识基层社区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等,体悟“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同时学习老教师的讲课艺术。“行走的思政课”既服务街道社区理论工作,同时也开辟了一条最为经济有效的“大思政课”模式。
  近年来,我们在大连市住连部队、街道社区、企业建立了十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每门思政课都根据自己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行走的思政课”是一种学校街道社区正向反馈、共同提高的有效的“大思政课”模式。我们也申报了辽宁省思政专项教改课题“基于校街共建共享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并顺利结项。
  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家姓”是我们服务社会的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打造最为便利和高效的“大思政课”模式也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我们将永远行走的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路上!
  (任引沁编辑)
  

编辑/任引沁
审核/任引沁、张钟蓦、任引沁

浏览量: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