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经验智慧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编者按:2023年12月22日,《艺术教育》发表了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贤俊教授的文章《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民办艺术院校高质量发展——大连艺术学院“十年十部大剧的经验与启示”》,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教师利用周末认真学习了文章,撰写了体会感想,我们分两期发表老师们的体会感想。这是第一期,主要是德法教研室和纲要教研室教师体会感想。
在党委书记王贤俊教授的引领下做实“艺术思政”育人新模式
院长 总支书记 陳锡德
2023年12月22日《艺术教育》发表了我校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贤俊教授的文章《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民办艺术院校高质量发展——大连艺术学院十年十部大剧的经验与启示》倍感鼓舞和责任。这既是对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思政铸魂立德育人经验的总结,也是“艺术实践+艺术思政”育人新模式的实践探索的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和总支书记,将带领广大师生深刻领会其深刻思想内涵,在党委书记王贤俊教授的引领下做实“艺术思政”育人新模式。
首先要深入挖掘十部大剧的内涵。十年十部大剧,每一部大剧表达的思想内容都与那个年代的历史息息相关,而创排大剧又与现时代需要紧密相连。思政课教学要在不断挖掘新思想新内容上下更大功夫,一以贯之的开展教学教育研究。
第二,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构建“艺术思政”育人新模式。以原创剧目为载体,构建“艺术思政”课堂教学新体验。把剧目内容和学生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思政课堂活起来、师生动起来、学生爱起来,通过到剧院、部队、街道、社区、企业演出,把思政小课堂搬到社会大课堂。以“舞台上、灯光下,一生多师”的教学方式,构建艺术课程育人新模式。通过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剧目(项目)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的调整后,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从而将剧目教学深入地执行下去,探寻出具有学校特色的“一生多师”的艺术实践教学模式。以剧目“七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思路。
第三,以原创剧目彰显“艺术思政”育人新成效。“演一次英雄,一辈子活出英雄气概”,已经融入大艺师生的灵魂和血液。我们将继续把思政课融入到剧目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探索“艺术实践+艺术思政”育人新模式,推动艺术思政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艺术实践与艺术思政相融合,推动艺术院校高质量发展
德法教研室 董娇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薪火相传、屡经世变而固本开新,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塑造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根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都需要我们薪火相传并与时俱进。艺术类高校是培养艺术类创新人才的基地,在艺术创新人才的培育、服务和提升社会文化品味,以及文化精神的提炼和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在构建文化软实力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艺术可感,育人无形。大连艺术学院从建校之初,就锚定高质量发展、卓越发展的目标任务,立足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以艺铸魂、立德育人,十年时间推出十部原创剧目,谱写了民办艺术类院校发展的神话。十部大剧,从创、演、排方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众多学生参与其中,既发挥了专业特长,又加强了团结协作的能力,提升了职业素养。灯光下、舞台上,不仅是学生实践最好的场地,也是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最好途径;同时,通过艺术展现,让一些故事、一些人物从书面走向身边,从单调变鲜活,让同学们在可知、可感中,对人物和事件有更清晰的认识,为思政教学寻找新的途径与方式,在这里,抽象的理论被具象为舞台剧目,这种沉浸式学习、情境性体验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心灵震撼,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的精神内涵,感受到理论和价值观的魅力。学校在多年的大剧创排演过程中,牢记思政育人的途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陶冶人的情操,匡正人的品行,树立人的理想,雕刻人的灵魂,形成剧目思政育人的长效机制。将“艺术实践与艺术思政”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民办艺术教育的新路,也为学生思想素养的提升、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为可行的方案。
永葆教育者的初心
德法教研室 朵丽尼娅
大连艺术学院是一所有梦、有光、有爱、有魂、有根、有为的艺术院校,是一处寄托着许许多多青年学子艺术梦想的精神家园。
作为在大连艺术学院工作了12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要永葆教育者的初心,思政课堂是平凡普通的,但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者不普通,需要一份特别的热爱和坚持。更要有梦想精神,向着光,不计个人私利,甘于清贫和奉献,引导学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一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第二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第三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第四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走。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第五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第六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用艺术之美点亮思政之光
德法教研室 郭笑羽
艺术既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它能够与社会文化思想活动紧密地联系结合,体现现代艺术形式、诠释传统文化艺术、传递物质生活信息、展现精神文明成果。通过学习王贤俊董事长的文章,我对艺术院校原创剧目的影响力有很深刻的感悟。
首先,学科育人借鉴传统艺术。借助大连艺术学院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重视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汲取。为了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拓展艺术思维,学校开展了“十年十部大剧”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红色原创剧目,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从学科育人的角度上好一堂生动的实践课。
其次,艺术活动融入思政目标。艺术强调思政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秉持“贯穿始终,润物无声,入脑入心”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为团结引领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学校结合各专业特点和优势,通过扮演英雄角色,参与红色剧目创造,真正准确把握和运用了新时代艺术人才的成长规律,为社会培养造就了一批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艺术院校引领原创大剧,以青春之笔描绘美丽中国,不仅反映了时代特点、弘扬爱国主义、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作品,展现了新时代新征程中的美丽中国。
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民办艺术高校高质量发展
德法教研室 李艳
注重艺术品质和创新是关键。大连艺术学院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艺术品质的提升。不仅在剧本创作、演员表演、舞台设计等方面下足了功夫,还注重对细节的打磨和呈现。这种对艺术品质的追求,使得这些大剧在艺术水平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创新和突破,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勇于尝试新的题材和风格,敢于挑战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审美习惯,使得这些大剧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独具特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思政育人,大爱铸魂是目的。大连艺术学院深知艺术作品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作用,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情感上剧目注重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剧情的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和展现,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受到了价值观的熏陶和引导,有效地提高了观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表现上剧目中融入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引导观众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对青年观众的思政引领是剧目展演的重中之重。通过讲述不同年代青年人的成长故事和奋斗历程,引导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助于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大连艺术学院十年十部大剧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艺术与思政的有机结合是一条可现实的思政育人模式,这种创新的方式,既提升了剧目的思想内涵,又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这种做法也为其他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为推动思政育人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担当教育新使命
德法教研室 吉浩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这一鲜明的价值立场赋予了新时代文艺应有的使命担当,不仅阐发了文艺的人民性属性,还强化了文艺的价值诉求及其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中坚力量。文化是兴国强国之魂,大连艺术学院坚持以“办党和人民满意的艺术大学”为目标,瞄定高质量的目标任务立德树人,培育新时代高等艺术人才,锻造培养具有坚定文化自信、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后备力量。
艺术教育是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方式,艺术类高校工作者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用艺术精品讲好中国故事。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坚持价值导向,守正创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持价值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引导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知新”、“用新”、“创新”的艺术人才。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凝心聚力,不断做好高校的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和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艺术佳作,有效激发了青年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我们要坚守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红色基因”培育青年坚定信仰,不断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好红土地上波澜壮阔的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将青年培养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
激励青年教师奋发向上,为实现大艺梦做贡献
德法教研室 梁晓飞
作为一名思政青年教师,基于个人发展的需要,我将浅谈一下激励思政青年教师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予认可和肯定:对思政青年教师的优秀表现和成果给予及时的认可和肯定,可以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归属感,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动力。
(二)提供发展机会:为思政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参加培训、学术交流、项目研究等,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三)设定明确的目标: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职业规划,使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努力方向,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和责任感。
(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定期交流、谈心,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教师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态。
(五)建立奖励机制: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思政青年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如晋升、绩效、评优等,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六)鼓励创新和探索:鼓励思政青年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结合学校发展理念,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为教师的创新和探索提供支持和鼓励。
综上所述,激励思政青年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给予认可和肯定、提供发展机会、设定明确的目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奖励机制以及鼓励创新和探索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激发思政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推动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构建以原创剧目为载体的“思政+艺术”双向融通的实践育人模式
纲要教研室 张朝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艺术是文化最具特色的表达形式。一所艺术院校如何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准确定位自身发展?如何把艺术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体现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实效性、时代性?
建校二十三年来,董事长、党委书记王贤俊始终在不断思考、探索,致力于打造具有大艺特色的育人体系。经过不断积淀,以十部大剧为载体,形成了剧目思政育人的长效机制。在党委书记大思政育人理念引导下,学校构建一套以原创剧目为载体具有较强操作性意义的“思政+艺术”双向融通的“思政艺术化、艺术思政化”的实践育人新模式,使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在原创剧目载体下达到高度融合,将思政艺术化,将艺术思政化,在艺术人才培养中实现思政铸魂,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大思政育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以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
全方位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纲要教研室 张丽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大连艺术学院是辽宁省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也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艺术高校。学校秉承“办党和人民满意的艺术大学”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近年来,大连艺术学院积极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大力实施“十年十部原创大剧”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该计划的经验与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学生需求
高校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在实施“十年十部原创大剧”计划时,大连艺术学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和期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戏剧节、音乐会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艺术体验和学习机会。同时,学校还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来校交流演出,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高水平文化艺术表演,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拓展国际视野
高校教育要注重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大连艺术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就业前景。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艺术比赛和展览,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艺术风格,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高校教育要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实施“十年十部原创大剧”计划时,大连艺术学院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选派教师出国深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四、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提高
总结经验教训是推进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大连艺术学院在实施“十年十部原创大剧”计划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反思和完善。例如,在剧本创作方面,学校加强了剧本创作的指导和管理;在演员培训方面,学校加大了对演员的培养力度;在舞台设计方面,学校注重了细节把控和创新设计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努力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有效性
纲要教研室 徐芳
近日,董事长在《艺术教育》杂志上发表文章《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民办艺术高校高质量发展》,总结、梳理了我校“十年十部原创大剧”的经验与启示。这篇文章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围绕艺术精品创作、实践特色办学、育人模式创新、思政教育改革、艺术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深刻而又全面地阐述了新时代艺术高校的使命与担当。文章站位高、立意新、落点实,具有极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有效性。不仅是对学校十年十部原创大剧所创造的“大艺现象”的经验总结,更是对艺术高校,尤其是民办艺术高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更是对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践行。研读学习后,既感到作为一名大艺人的骄傲自豪,又感到作为一名思政教师的重任在肩。未来,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做好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在“思政艺术化”上下功夫,积极贯彻落实思政课程艺术化的教、讲、诵、评、感、演、展、赛、研、传“10字”教学法,以当“金师”、教“金课”为目标,提高思政育人实效,为大艺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杜绝“水课”,保证“金课”
纲要教研室 宋鹤
王贤俊书记发表的文章“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民办艺术高校高质量发展”,内涵深刻、意义非凡,值得我们每一位大艺教师深入去研究学习,文中提到思政课教师要杜绝“水课”,保证“金课”,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想这是我们可以永久研究的一个课题。当前一些网络平台上会看到其他学校的学生吐槽“水课”,当中就有思政课的身影,每每看到都会觉得痛心,如果这样,思政课真的失去了它的内在价值。那么如何杜绝“水课”,第一,必须要有情怀,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情怀要深,思政课绝对不是照本宣科,读读ppt、宣讲下文件,告诉学生要爱党爱国,思政课绝对不是冷冰冰的讲授,只有教师自己有情怀,对党对国家有深刻的爱,才能把这份情感传递到每一个学子心中。第二,要善用学校资源,王贤俊书记领导大连艺术学院在十年创造出十部大剧,十部大剧内容感人心脾,直击心灵,思政课教师应该学会发挥十部大剧的能量,结合课程内容将十部大剧的创作过程和主题内容讲给学生,这是大艺十年的奋斗史,也正是思政课可以利用挖掘的校史资源。第三,利用好十字教学法,将它贯穿到课堂始终,真正做到课堂上言之有理、授之以情,课堂下辅之有道,圆之以梦。
实现思政课程与艺术特色的完美契合
纲要教研室 李敏
十年来,大连艺术学院紧扣时代主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积极探索高校文艺创作新模式,推出了极具大艺特色的十部原创大剧,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了热情响应,为社会呈现了一场场有力量、有温度的思政课,构建了大艺“艺术实践+艺术思政”的育人新模式。在众多的艺术高校中,大艺人始终坚持守正创新,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将思政课程与艺术特色完美契合,形成了凸显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突出人文情怀和道德情感的十部原创剧目,突出了思政育人与艺术育人的一体化教育效果,真正实现了大思政育人。
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在观看《光荣·梦想》这部原创大剧之后,感触颇深。每每回想起剧目的一个个情节、一处处细节,眼里总会泛出些许泪花。这部大剧,从演员、舞台、灯光到剧情、台词、服饰,无不让我感受到大艺人有情感、有担当、有深度的精神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因此我想,将大艺的这份特色运用到思政课课堂的教学当中,深入挖掘艺术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因为艺术作品不仅是审美表达,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将这一部分运用好,将会呈现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举个例子来说,这学期我讲授的课程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讲到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时候,同学们的内心触动较大,一方面,现实中的中日关系始终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敏感话题,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学生真正受到了学校大剧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就了解到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精神,立足于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这个鲜红坐标,凝聚新时代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因此讲到这里大家会有一些共鸣,也呈现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虽然我们的学生受到了大剧的影响,但是由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受历史碎片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很多学生只了解皮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上课时还要运用一些艺术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共产党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的作用时,我给大家放映了一段戏曲《红灯记》,里面有句戏词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结合这样的艺术形式再去讲解知识点,学生会觉得比较生动易懂,从而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以上是本人本学期在教学过程中得出的一些个人感悟。所以,思政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艺术作品,结合学生的专业素养,挖掘艺术作品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此外,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也要具有创新精神。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采用适合艺术生的思政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艺术表演等等,使思政课更加生动有趣。在批阅本学期的实践作业时,我发现我们学校很多学生的专业艺术素养很高,比如有音乐学院的学生唱一首红歌、播音专业的学生为大家朗读分享一面战旗故事,设计专业的学生用剪纸、贴画的形式呈现出一面战旗等等,这不仅让学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大思政与艺术结合的魅力。
综上所述,推进民办艺术高校的艺术特色与思政课程紧密结合,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跨学科合作机制的建立,进而更好地培养既有艺术素养又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优秀青年人才,为艺术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不忘初心,打造精品
纲要教研室 徐薇
大连艺术学院在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贤俊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办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办党和人民满意的艺术大学”的办学宗旨。2012年至今,学校创作了“和平三部曲”(《汤若望》《樱之魂》《和平颂》)、“青春五部曲”(《丝路·青春》《追梦·青春》《梦想·青春》《信念·青春》《拥抱·青春》)和《辽宁之歌》《光荣·梦想》十部原创大剧,通过舞台演出、网络直播、电视重播等创造了辽宁省教育系统1000万余人在线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的盛况。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0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社会影响广泛。十年十部大剧,为社会呈现了一场场有力量、有温度的思政课,体现了学校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构建了学校“艺术实践+艺术思政”的育人新模式。
学校锚定高质量发展、卓越发展的目标任务,立足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以艺铸魂、立德育人,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执着,努力回答着新时代艺术院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
(陈锡德 任引沁审定,张钟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