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3 日上午,在凤凰书院多媒体教室,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素质教育学院组织师生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纪念大会正式开始之前,师生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坐在视频前等待观看九三胜利日阅兵仪式。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大家脱帽肃立,唱起国歌,爱国主义情愫油然而生。当习近平主席讲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时,会议室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当看到众多新式装备出现时,师生们心中充满了自豪与骄傲。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和阅兵,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是纪念抗战的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此次纪念活动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贡献,彰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彰显中国坚决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此次纪念大会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
9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开展关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研讨交流。老师们分享了心得体会,深化了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陈锡德院长:今天我们怀着激动与崇敬的心情收看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庄严在此刻交融。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对那场伟大胜利最质朴的致敬,更是面向未来的庄严承诺。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我们深知肩上责任:必须把 “正确历史观、伟大抗战精神、新时代使命” 讲深讲透讲活,以行动践行育人初心!
把 “正确历史观” 融入课堂每一处细节:组织教师深挖史料、梳理脉络,清晰阐释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定位,深刻阐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凝聚人心、引领方向的中流砥柱作用;让学生真切认识到,今日的和平与正义,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铸就的宝贵财富,从而真正敬畏历史、铭记历史。
把 “伟大抗战精神” 转化为可感可学的育人资源:围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家国担当、“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的不屈意志、“命运与共、维护和平” 的全球视野,精心设计专题教学模块与红色实践项目;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历史纵深中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把 “新时代使命” 落实到每一次教学行动中:用翔实的史实、精准的数据、生动的影像讲好中国抗战故事与和平发展故事;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传承精神薪火、坚定理想信念。以饱满的育人热情、扎实的工作行动,践行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初心使命,全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张丽华教授: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也是迄今抗战胜利最大规模的一次阅兵;强大的军力展示,也是对一个国家捍卫世界和平能力的检验。当看到抗战老兵们那虽已不再挺拔但依然坚毅的身影,我热泪盈眶,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民族的英雄,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要以这次阅兵为契机,将抗战精神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要引导学生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董娇副教授: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直播。当看到长安街上,人民军队在军乐声中迈着矫健步伐,威武雄壮接受国家主席检阅时,我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那一刻,仿佛江河都涌起波澜,山岳也为之震颤。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师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同时也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郭秀银老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观看纪念阅兵式,深感震撼与自豪。当阅兵的号角吹响,受阅部队以威武雄壮的阵容、昂扬奋进的风貌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我激动万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将阅兵所展现的抗战精神、爱国精神融入教学,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靖撰稿、编辑 任引沁审阅)教师分享观看心得体会.docx
编辑/李靖
审核/李靖、朴希玉、任引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