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 首页 - 基础部要闻

师德塑师魂 师风润生田——马院青年教师董娇师德师风建设座谈会发言

来源: 添加时间: 2023-08-29

董娇,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13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高校政治理论教学、科研论文6篇,主持参与省级、校级课题研究5项。2022年参加辽宁省第十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获得本科组形势与政策三等奖。2023年参加辽宁省第十一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获得专科组形势与政策课第一名。2023年被评为学校“四有好教师”。

2022年4月9日在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举办师德师风建设经验交流座谈,董娇应邀参加,并在在会上做了“师德塑师魂、师风润生田”发言。在发言中,她讲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要为社会输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合格高级人才,离不开教师的培养。但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不仅影响了教师在社会上的高尚形象,也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水平,是新形势下高校内涵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她结合自己实际提出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几项具体对策:“师爱”铸“师魂”,激发学生向上;敏学多思,不断完善自我;心态阳光,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反对学术腐败,维护学术尊严。今天读来,依然会给大家深深的启示。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一个优秀思政教师的心灵轨迹。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教育、宣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的基地,是打牢学生思想政治根基、铸魂立德的第一阵地,培养出邹芳芳这样把思政课上到生命终点的优秀教师。温故知新。今天把董娇教师的发言发表出来,供大家学习、借鉴。

图片1.png


(任引沁、董娇撰稿,陈锡德审定,郭笑羽编辑)

 

附董娇座谈会发言:

师德塑师魂  师风润生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所谓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所谓师风,则是指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即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行为和风尚风气。师德师风对教师来说特别重要,这是教师之魂。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高校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人才的基地,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极大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也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性的任务。

一、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和大量的教育实践来看,大多数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不可否认在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术不够严谨,学术风气不够端正

自古以来人们视教师为圣人,将学术领域尊为纯洁的圣土,容不得学术作品有半点瑕疵。但是现实情况是,媒体报道的关于高校教师剽窃,抄袭,照搬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尚存在,这样的现象扩散了学术研究的歪风,玷污了学术殿堂。

(二)敬业精神不足,功利思想浓厚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越来越浓厚,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下滑。由于近年来国家高考扩招,使部分高校老师的课时量增加,由于缺乏敬业精神,对待事情常常采用一种功利化的方式,所以,在课时费没有明显上涨的情况下,部分老师在工作中变得比较懈怠,缺乏主动性,对于各项工作只是被动接受,往往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状态,所以很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创新自己的思维,去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也就导致学生感受到自己接收的知识含金量降低。另有一部分高校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展副业,将精力主要放在经营副业上,而将教学放于次要地位。

(三)理论知识积累较多,实践经验缺乏

目前高校为了更好地发展,在教师招聘中特别重视教师的学历与能力的考核与选拔,很多高校在人才选拔中都要求新聘教师具备博士学历,包括学科背景要具有一致性,所以被选拔出来的高校教师大部分都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系统的学习经历,扎实的专业素养,对于专业的前沿与知识把握较好,但是这些老师由于对于科研的热衷,可能对于教学方面缺乏研究与钻研,所以课堂讲授的内容往往集中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整个课程常常有曲高和寡的感觉,虽然内容很高大上,但因为内容与实际贴合度较差,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宽度。

(四)心态消极,影响对学生的思想塑造

教师不仅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更应该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塑造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师"。教师作为社会人,他本身也具有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等特点,他的一言一行很容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能够适时适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这比仅仅依靠思政课程更具说服力,也更能起到教育效果。但是目前很多教师本身存在对现实不满,牢骚满天等现象,不仅会毁坏在学生中的形象,更会成为消极能量的传输者,把教育引向相反的方向。

二、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策

(一)“师爱”铸“师魂”,激发学生向上

教师应从心里去爱学生、爱教育事业。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教师的关爱不仅是对心灵的呵护,更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知,如果教师不热爱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逆反,情感上裂痕、意识上障碍、品德上滑坡,智慧上压抑。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二)敏学多思,不断完善自我

教师应该勤于学习、不断充电,不断开拓和创新自我。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自律自爱,持之以恒力学苦练,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功”,“要为人师表”,恐非易事。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进取。

(三)心态阳光,乐于奉献 

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如今,由于社会对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工作任务的繁重,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少数教师产生了对工作的厌烦情绪,工作热情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教师,要学会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师价值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双赢。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首先突出在教师的行为表现方面。教师应从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以律己,作学生的表率。凡是国家和学校提倡做的,教师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国家和学校禁止做的,教师自己更不能做。以身作则还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要以高尚的道德做为学生的表率,自觉抵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做一个廉洁奉公的教育工作者。

(五)反对学术腐败,维护学术尊严

当前,学术浮躁异化之风盛行,各种教育腐败与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和指责。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并把它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来抓。其一,要加强学术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教师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真理、探求真知,通过诚实劳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其二,进行正确的德才取舍观教育。使教师明确:德才兼备为圣人,才德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之君子,才胜德为之小人。我们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自觉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抵御弄虚作假的学术歪风;其三,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人才评价标准和成果评估体系,形成有利于净化学术空气的制度环境。 

总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抓好高校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有助于增强教师自身的免疫力,抵制物质诱惑,心无旁骛,坚守教育岗位,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抓好师德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塑造教师高尚的师魂;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常思为师之道,常存育人之责,常怀爱生之心,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体现价值,通过对学生的爱,温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真正的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仿其行”,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大连艺术学院 董娇

2022-4-9


浏览量: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