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 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召开新生入学专项思想教育培训会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添加时间: 2025-08-26


图片1.png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融入校园、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第一课”,学院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视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开篇环节。为确保教育质量,院长陈锡德亲自牵头组织专项培训会议,强调“新生入学教育是思政育人的起点工程,直接关系学生大学四年成长方向与价值取向”,要求授课教师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校布置的新生入学思政教育任务。培训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双模式开展,聚焦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精准指导。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董娇主任、张丽华教授等九位教师承担本次教学任务并参加培训会议。图片2.png    首先,陈锡德结合学校“大思政”育人理念,明确新生入学教育的三大核心意义:一是帮助新生快速理解“思政铸魂、立德育人、大爱情怀、守正创新”的育人特色,建立对学校育人理念的认同感;二是通过思政教育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校准大学阶段的人生航向;三是为后续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大思政”育人环节奠定基础,实现“入学即融入”的育人效果。图片3.png  接着,陈锡德结合PPT,为教师拆解入学教育内容框架:一是解读学校“大思政”育人理念,通过对比“与原有学校的区别”等互动问题,结合农耕园劳动教育、青马工程等特色载体,让新生直观感受学校“大思政”育人氛围,并且融入价值引领,依托雷锋当兵入伍小故事、红色观影等案例,培养新生社会责任感与大爱情怀;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向学生介绍大连艺术学院“大思政”育人的基本形式;三是明确参与路径,介绍思政课程学习、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凤凰书院传统文化活动、十二年十二部大剧)、社会实践等参与方式,引导新生规划大学成长方向。四是明确“大思政”育人理念的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价值。在教学方法上,建议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互动提问”模式,避免单向灌输,如结合优秀学生的成长故事,增强教育感染力。
  针对新生入学阶段的认知特点,陈锡德提醒教师需注意两点:一是避免内容抽象化,要将“大思政”理念与新生关心的“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规划专业学习”等实际问题结合;二是注重氛围营造,通过亲切的语言、鲜活的校园案例,拉近与新生的距离,让思政教育更具亲和力。
  通过培训,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生入学教育是“大思政”育人的关键起点,认识到自身在引导新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融入校园育人体系中的重要责任,增强了开展教学工作的使命感和主动性。培训统一了教师教学内容与目标,确保不同教师授课时既能保持学校“大思政”理念的一致性,又能结合自身优势创新形式,为后续高质量完成新生入学教育、助力新生顺利开启大学学习生活之旅提供了有力支撑。
  (郭秀银供稿,任引沁编辑)
  

浏览量: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