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全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0月16日9:20,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教师代表与各学院学生代表,在图书馆416线上参加张梧研究员专题报告会。报告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讲嘉宾张梧,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编委员会成员,长期深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报告中,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结合丰富的理论成果与鲜活案例,从国际历史脉络、时代价值、实践路径等维度深度开展论述:既梳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逻辑,阐释其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又强调了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此次专题学习不仅深化了学院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更明确了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持续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学习活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师生以实际行动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力量。
本学期学院由宋鹤担任负责人,成员包括任引沁、徐薇的课程组,在凤凰书院申报了“在历史里遇见中华民族大家庭”选修课,16学时,1学分。暑假课程组成员参加了大连民族大学组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培训。近期又参加了大连民族大学组织的“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和建议”“如何认识和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等培训。我们将通过一学期的探索,为明年春季学期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奠定基础。
(牟娜撰稿,任引沁修改,朴希玉编辑)
编辑/牟娜
审核/牟娜、朴希玉、任引沁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