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提升大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与宣讲能力,推动大连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10月11日,中共大连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大连市西岗区三十七相文旅科技产业园举办大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2025年度集体备课会,26名大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参加,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左军、副主任王琳琳参会。任引沁副院长应邀赴会,再次被聘为大连市党史宣讲团成员,并在会上作备课展示和经验介绍。
集体备课会上,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部部长袁晓虎对大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辛鑫,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部部长袁晓虎,分别以“述与思 党史宣讲中的一些感悟”“深挖红色资源 讲活大连故事”为题,围绕党史宣讲的政治把控、大连红色故事挖掘技巧进行专题培训。宣讲团成员围绕各自选题备课试讲,生动呈现中共党史尤其是大连地方党史的宣讲内容,展现扎实党史功底与良好宣讲风采,现场气氛热烈,互相充分沟通交流,集体备课取得良好效果。
备课展示环节,任引沁首先向与会同志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团“行走的思政课”的具体情况。“行走的思政课”包括金普新区区委宣传部安排的街道宣讲,包括和湾里街道签署协议赴社区的宣讲,以及应企业的邀请赴企业的宣讲。宣讲内容不仅包括党史宣讲,还包括党的重大会议和主题教育宣讲。任引沁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介绍了近期在光中街道团委、何氏眼科医院、金石滩金山社区开展的三场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宣讲活动。他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宣讲经验,主要包括:把严格严肃的党史、党的理论教育和群众喜闻乐见紧密结合,努力展现自己对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的独特理解,用最新的数据资料和案例增强基层党员群众的学习兴趣,力使宣讲“接地气”,通过宣讲坚定党员群众对党的领导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信心,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任引沁的介绍得到了党史办领导和宣讲团成员的好评和赞扬。
左军主任为大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全体成员颁授聘书,2025-2026年度大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队伍正式成立。这支宣讲队伍共 26 名成员,人员构成丰富多元,既有市委党校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高校教授,也有大连市博物馆、关向应故居纪念馆等优秀讲解员,还有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老党员。任引沁第二年被聘为宣讲团成员。
2024-2025年度,大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以“精准对接受众、深挖本土资源、创新传播形式”为核心,构建起覆盖不同群体的多层次宣讲矩阵,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党校教师聚焦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需求,打造“政策+党史”宣讲模式,助力领导干部从党史中汲取决策智慧;高校教师瞄准青年学生“价值引领”目标,创新“沉浸式+互动式”宣讲场景,累计开展主题宣讲86场;退休老党员老同志扎根街道社区,用“鲜活史实+接地气儿”开展暖心宣讲。据统计,大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2024-2025年度累计开展宣讲141场,直接参与人数超1.5万人次,有效推动大连党史故事传播,赋能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此次集体备课会既是能力提升的“加油站”,也是使命传承的“誓师会”。宣讲团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盘活本土红色资源,优化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拓展宣讲阵地,深化“七进”工作,确保宣讲的政治属性,力求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全体成员将当好红色基因传承者与时代精神传播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为大连加快推动“两先区”“三个中心”高质量发展提质升级注入活力,凝聚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大连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不是很多。今后学院将加强与党史研究室的联系,推荐更多的老师加入宣讲团,积极参加党史研究室组织的宣讲活动,担负更多的理论工作者使命责任,持续开拓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行走的思政课”。
(任引沁撰稿,朴希玉编辑)
编辑/朴希玉
审核/朴希玉、李靖、任引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