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 首页 - 学院新闻

我院青年教师参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进民族复兴伟业”学术论坛 暨第十五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添加时间: 2025-11-0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深刻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水平,由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辽宁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进民族复兴伟业’学术论坛暨第十五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于2025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我院教师朴希玉、徐茗萋参与此次会议。此次学术盛会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论坛的主题和报告内容既紧扣国家战略发展大局,又立足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前沿,呈现出了具有极强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image.png 田鹏颖教授的主旨报告《深刻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主题主线》,鲜明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主题主线,他剖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背景与理论贡献,特别强调了“人民至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重要命题。他指出,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充分理解和传播这些理论的“活水源头”,从而促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与信仰。

图片1.png  祁冰教授开展《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历史的现实关切》专题报告。报告中,祁冰教授采用“沉浸式”且富有激情的讲述方式,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细回顾,并深入剖析了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祁冰教授明确指出,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为“不屈不挠、敢于胜利”。他指出历史教育不仅是对过往经验的传承,更是培养正确价值观与坚定信仰的关键途径。要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借助实际案例引导受众清晰认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助力受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image.png  在多个专题报告中,不同高校的思政教师展示了各自的特色教育实践。马其南教授在报告《以特色谋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中,详细阐述了如何结合地方特色资源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质量发展。马其南以“立足地方、扎根区域”为核心思路,系统且深入地阐述了特色化发展路径。报告既明确了地方特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定位,又通过具体案例详细拆解了实践方法,例如如何挖掘地方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历史人文精神等资源,将其转化为思政课程的鲜活素材;如何搭建校地合作平台,让学生在参与地方建设中深化理论认知。
  学院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安排教师参与学术交流,了解掌握学科理论前沿和教学改革创新的最新经验。学院近期已经安排任引沁、张朝霞,朴希玉,徐茗萋两个批次的教师参与省内学术交流活动。学院将继续以全面均衡提升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目标,安排更多的教师参与省内外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
  学院两位青年教师参会后,深受触动与启发,打开了教学创新的新思路。未来,他们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积极参访本地红色基地、挖掘本土发展故事与榜样事迹,将其转化为课堂鲜活案例,让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又具现实温度,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朴希玉撰稿编辑,任引沁修改)
   
  

编辑/朴希玉
审核/朴希玉、李靖、任引沁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