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 思政文件 - 学校文件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报告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添加时间: 2024-06-06

第三届党委报告.docx
  

砥砺初心、继往开来,乘势而上、争创一流

为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应用型艺术大学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大连艺术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大连艺术学院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中国共产党大连艺术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学校即将迎来审核评估大考、开启“三十年实现大艺梦”冲刺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砥砺初心、继往开来,乘势而上、争创一流,为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应用型艺术大学而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情况

2018年12月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以来,学校党委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辽宁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带领全校师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学校通过艺术精品为载体的“一体三维”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紧紧抓住质量建设以特制胜凝练办学特色彰显学科专业特色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创新领导体制特色,被社会界领导和专家誉为大艺现象,谱写了大艺传奇。学校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社会影响进一步拓展,开创了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政治建设坚强有力

一是坚定正确办学方向。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并持续巩固深化成果,深刻理解“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第27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为全国民办高校唯一代表介绍了经验。

二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学校党委把党的建设写入学校《章程》,实施董事会、党委会、校务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保证了党委参与决策监督的权利,发挥了党委在学校重大发展中的主心骨、定盘星作用。学校党委被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委教育工委评为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三是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突出课堂教学、舆论引导、防范宗教渗透等重点,坚持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意识形态责任制贯彻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各个层面,确保了学校意识形态安全。

四是加强党的理论武装。构建四级理论学习机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纳入党员干部经常性培训和专题教育之中,不断提高理论武装、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质量。

(二)特色兴校影响广泛

一是大思政育人不断深化。研究制定“思政铸魂、立德育人、大爱情怀、守正创新”大思政育人体系标准体系和“七进”工作标准,制作大思政评价考核操作手册。设立凤凰书院作为大思政的延伸与拓展,以“成就全人、卓越人生、和美家庭、和合社会”为凤凰书院的目标,构建了明理、博雅、践行等模块素质教育课程100多门,开展体验式、分享式、浸入式活动。学校获评“2022-2023年度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党委获批“辽宁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涌现出一大批“三全育人”先进单位和个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邹芳芳用自强不息、敬业奉献、顽强拼搏”的感人精神,思政课上到生命终点”,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人师形象,其事迹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校党委作出向邹芳芳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全校迅速掀起向邹芳芳学习的热潮

二是实践育人不断创新。学校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创造精品力作。传承学校剧目思政育人经验,继前五年四部原创大剧,《汤若望》《樱之魂》《和平颂》《丝路·青春》,近五年来,创排演《追梦·青春》《信念·青春》《拥抱·青春》《辽宁之歌》《光荣·梦想》等六部大剧。这些剧目通过舞台演出、网络直播等,多次创造了1000万余人次在线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的盛况。构建了以艺术精品为载体的“一体三维”和“艺术实践+艺术思政”的“舞台上、灯光下、一生多师”的长效育人机制。在《人民日报》发表理论文章《进一步加强艺术实践教学》和《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

三是创新育人不断改进。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专创融合的“一三三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主办文创大赛、文创论坛、海峡两岸高级文创品牌工坊研修基地、文化科技创意园区众创空间、大连非遗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汇聚创新链、人才链直接为大连城市文化建设服务。目前有10多个品牌400多款大连文旅伴手礼上市。学校先后被授予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文化部“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双创扶持单位”、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学校”、人社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称号。

(三)党建引领学校发展

党委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建设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个。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4门、劳动教育精品课1门,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评省级本科教学名师10人、省职教名师1人、职教专业带头人3人、职教骨干教师2人。获得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未来设计师大赛、金课大赛等奖项70余项,获批省级校际合作项目48项,承担省级教改项目130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3项。

二是应用科研实力不断提升。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7项、国家级课题11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项。近五年,获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45项,承担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特许商品设计等重大项目;累计发表论文1681篇,其中高水平论文88篇;共出版专著、教材154本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省级高等学校新型智库3项;获得专利、著作权共计234项;省级以上优秀论文获奖41篇;省级以上艺术作品获奖400余项。

三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项57个;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奖项62个;在“桃李杯”“荷花杯”“金钟奖”等展演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02个、省级奖项1971个。近五年,毕业生16768人,就业率在辽宁高校当中保持前列。文创园获批第五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获批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第二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

四是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提升。紧扣辽宁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助推辽宁高品质文旅体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学校与辽宁省文化中心、大连市、瓦房店市、黑龙江鸡西市、河南驻马店市等签订市校协同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学校每年面向大连市军民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近100场,美术和设计作品展达200余场,成为大连市一张文化名片。

五是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与19个国家和地区5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新签或续签27份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和合作备忘录。与泰国格乐大学、法国亚眠大学共建“丝路˙青春国际艺术学院”海外分校区,采用“双导师”制培养了硕士研究生80人、博士10人

(四)“三全五育”融为一体

一是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出台《“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和整改台帐清单,将立德育人工作覆盖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与辽宁红色“六地”开展“馆校合作”,共建红色实践教学基地,创新思政教育。将“三全育人”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相结合,开展“一建二管三服四化五小六比”活动,年均学生活动260余场,参与学生4万余人次。学校被评为辽宁省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示范校”。

二是构建“五育并举”新机制。高度重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成立素质教育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专门开展传统文化课、体育课、美育课教学与研究。疫情期间,党委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带领师生以“开山种田”的方式拓展劳动教育资源,在学校建成350多亩的“三棚五园”农业大棚一二三号、“九棵槐学生农耕园”“水源地学生植物园”“凤凰生态园”“智慧创客生态园”“凤凰书院匠园”)等校内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构建了思政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实践教学”的融合育人模式。依托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成立智慧新农科产业院,拓展了农学园艺专业并实现当年招生。克服疫情封校的重重困难,新建了三期工程12万平方米学生社区,创造了大艺速度,书写了新的大艺传奇。2022年,获批辽宁省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三是强化“三全五育”队伍建设“三全五育”融为一体的关键是队伍。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要求,认真把好教师和干部评聘任用政治关,加大引、育、留力度,推动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将师德师风和政治素养纳入教师入职、培训、考核、职级晋升各个环节,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每年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以先进典型激发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五)从严治党凝聚人心

一是加强党建体制机制建设。指导新建单位及时健全组织、落实制度;两次修订基层党组织党政联席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赋予党组织参与学校决策和监督的权力;规范党组织机构的设置,健全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的制度;强化党组织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权威;制定党建工作的保障机制,保证党的活动规范运行。

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实施校园“桥头堡”和“党员先锋”工程,建立机关支部与基层党总支结对共建制度,积极推进一融双高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形成了“一院一品牌”“一个支部一个特色”,每年开展活动千余场,吸引师生参加2万余人次,激发师生与党组织同心同向、同频同行的自觉意识。

三是加强党风廉洁建设。注重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强化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持续开展校园廉洁文化活动,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底线思维和廉洁从政从教从学意识不断增强。健全完善党风廉洁建设制度,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侵犯师生利益、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等违纪违规问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是加强统战工作建设。健全学校统一战线工作机制,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经常性教育管理。60名民主党派人士在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多次获得上级统战部门的表彰;全国和省市人大、政协采纳我校民主党派人士提案6项,完成了12项统战课题研究。

五是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坚持把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工作纳入学校发展大局,深入推进学习型团学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思想引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活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通过建功新时代,奋斗新征程“青年大学习”“青马工程”“百面战旗进校园”等各类活动,构筑丰富立体的思想引领工作体系。成立“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共35个,每年参与活动人数都在8000人以上;连续4年派出234名师生,到辽宁6个地区39所中小学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和支教活动,学校获评“辽宁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先进单位”。深入推进学生会和社团改革,指导学生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团委荣获“辽宁省先进团委”称号。

同志们,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过去的五年,学校党委抢抓机遇、筑高平台,是学校保持乘势而上和快速发展的五年;党委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是学校标志性成果“井喷式”涌现的五年;学校党委励精图治、勇毅前行,“三全五育”和美丽校园建设发生根本变化的五年。取得上述成绩,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办学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经验。二是坚持依靠师生,保持团结奋进。师生是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以人为本,将师生个人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有机融合。三是坚持服务国家,积极抢抓机遇。坚持扎根辽宁,辐射东北,面向全国,服务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办学定位不动摇,助推文化强国建设。四是坚持特色兴校,促进内涵建设。坚持以“思政铸魂、立德育人、大爱情怀、守正创新”为核心的大思政育人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不动摇,把政治建设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红色旋律贯穿艺术实践全过程。五是坚持依法治校,提升治理水平。全面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促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回望过去五年的峥嵘岁月,在学校董事会和两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大艺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团结奋进、敢想敢干,体验了大艺正道沧桑。学校能有今日之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工委亲切关怀帮助的结果,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悉心指导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同心同德、苦干实干的结果,也是历届班子和广大师生发奋图强、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向为学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历任领导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各民主党派人士,向勤奋工作学习、忠诚奉献的广大共产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党建工作仍存在一些差距:一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还有待增强;二是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的自觉性还不够强;三是智慧党建工作与师生的期待还有差距等等。这些都是在未来工作中一定要努力改进和重点解决的。

二、新阶段学校奋斗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思路

今后五年是我校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切实增强战略定力,遵循艺术教育发展规律,尊重广大师生意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争创一流。

(一)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我们要坚持“办党和人民满意的艺术大学”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据,以“三十年实现大艺梦”为奋斗动力,坚定贯彻“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按照“七个凡事”的工作标准,不断完善以艺术精品为载体的“一体三维”的“艺术教育+艺术实践+艺术思政”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批以艺术类学科为主的高层次学科发展平台,创建一所具有国际化水准和智能智慧化的校园,打造教改科研水平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强、内涵特色鲜明的一流民办艺术大学。

今后五年,学校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是党的建设谱写新篇章。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党建质量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在辽宁领先党建工作特色在全国有所影响。

二是人才培养取得新提升。高质量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评建结合,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三是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本科层次为主体,实现艺术专业硕士授权单位和硕士授权点建设达标。

四是师资队伍彰显新优势。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骨干教师重点、以优秀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双师双能”型人才队伍。

五是科技创新呈现新跨越。加强产学研用融合,加大横向课题研究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和艺术成果转化,提升对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度。

六是服务社会作出新贡献在城市新文旅、乡村振兴、文化艺术创作、大型活动节事策划、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域继续发挥高校智力密集的优势,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七是文化传承形成新格局。持续把红色旋律贯穿艺术实践全过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品牌建设,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发挥素质教育学院、凤凰书院和艺术创作中心的作用,打造红色文艺精品创作好音乐剧《邹芳芳》和航天话剧。

八是对外交流合作拓展新成果。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交流合作,提高法国和泰国“丝路˙青春国际艺术学院”办学质量,招收留学生,树立艺术类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品牌。创作中法建交60周年大型音乐舞台剧,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九是内部治理赋予新动能。适应数字教育新形势,全面加强智慧智能校园建设,积极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

(二)总体思路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担当新的文化使命,聚焦国家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人才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为支撑,以深化改革为保障,努力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政治引航工程,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学校党委的政治领导力和政治执行力。

二是严格依法办学治校。认真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规,保证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执行各环节有效发挥作用。健全内部治理制度,释放办学活力,激发办学动力。

三是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压实各级党组织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积极建好、管好、用好网络阵地,严格课堂、讲座、论坛等管理,加强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推动校园媒体融合发展,弘扬正能量,展示新形象。

(二)实施凝心铸魂工程,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一是持续推进创新理论武装。落实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师生理论学习制度,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质增效。

二是持续加强大思政育人工作。全面落实学校大思政育人标准体系和“七进”工作标准,推进“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融为一体、落地生根;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开好思政课广泛开展向“把思政课上到生命终点”的优秀思政课教师邹芳芳学习活动,赋能大思政育人工作。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发力

三是持续开展实事实办工作。进一步畅通学校与师生交流渠道,坚持“三联系”和“四下基层”制度,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师生需求,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扎实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推行一站式、最多跑一次服务工作,打通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提升师生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能力保证

一是着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强化办学优势与特色,稳定学生规模,提升生源质量,努力构建特色化和高质量“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加大新建专业和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建设,紧密对接辽宁新时代的“六地”目标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完善OBE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以艺术精品创作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校企合作、市校协同、军民共建育人,产教深度融合,构建“理实一体、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三是高标准完成审核评估迎评工作。全校必须充分认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审核评估相关材料和专家进校评估准备工作。广大党员要把迎接审核评估作为检验党员初心使命的“试金石”,立足岗位当先锋做表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积极推硕士授权单位达标建设。对标对表教育部艺术专业硕士授权单位和硕士点建设标准条件,立足音乐、设计、美术与书法、戏剧与影视等4个专业硕士点进行培育,加大投入,力争早日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历史性跨越。

(四)实施文化引领工程,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精神保证

一是积极开展价值引领教育。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师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选树我爱大艺,从未离开”的优秀师生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爱岗敬业、勤奋学习、见贤思齐的强大力量。

二是积极打造文化育人特色。坚持把红色旋律贯穿艺术精品创排演(展)全过程,持续打造文艺精品,引导师生演一次英雄,一辈子活出英雄气概”;坚持“工程式谋划、项目化实施、务实性推进”工作思路,传承大艺精神、弘扬大艺文化、习得大艺品格,深挖校史校训校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化一院一品牌”党建特色文化活动,激发师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三是积极构建平安文明校园。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全面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争创辽宁省文明校园和全国文明校园。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意识,严格落实校园维稳工作责任制,强化维稳工作措施,深入推进安全隐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五)实施队伍建设工程,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一是强化人才强校理念。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学术氛围与人才成长环境,做好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三个层次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坚持以事业环境吸引人才、以待遇发展留住人才,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教师工作部职能,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职业准入、能力提升、业绩考评等全过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考核机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先进评选表彰工作,选树“师德标兵”,引领师德风尚。

三是强化队伍管理机制。健全完善人事管理、考核、职称评聘等制度,建立科学的培养、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党委要树牢参与人事管理服务的政治意识,主动联系、关心、关爱教职员工发展,团结全校教职工抓改革、谋发展、开新局、创一流。

(六)实施从严治党工程,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责主业,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经常研判班子建设情况,选优配强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坚持每年中层干部和教职工培训制度,引导各级干部把精气神凝聚到学校干事创业上来。

二是着力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深入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将党组织嵌入科研团队项目、社会实践活动和网络学习生活等组织和活动,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规范基层党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增强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三是着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重视在教职工,尤其是管理人员、优秀青年教师和少数民族学生中发展党员,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当好表率。

四是着力做好统战群团工作。加强党外人士的思想引领,构建统一战线工作大格局。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切实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加强与校友沟通联系,实现校友与母校共赢发展。

五是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延伸,向实践拓展。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严肃查处损害师生利益、影响学校发展和声誉的违规违纪案件。

同志们!未来五年是“三十年实现大艺梦”的关键时期。我们全体大艺人必须明确,大连艺术学院姓中华、名辽宁、字大艺,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艺术大学,就是最好的大学,这是我毕生的期盼,也是我们全体大艺人矢志不渝的目标!我们要牢记办学初心,不忘育人使命,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信念,用铁肩膀担起新使命,用铁脚板丈量新征程,用铁拳头铸就新辉煌,为早日建成“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尊重”的一流民办艺术大学而团结奋斗,齐心谱写大艺梦更加绚丽的篇章!

 

编辑/任引沁
审核/任引沁、张钟蓦、任引沁

浏览量:225